時值全球自動化浪潮和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布局,制造模式的轉變和用工成本的升高,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高漲,而投資者也將在高投資回報、更新快速的巨大市場的驅動下,下注機器人布局。相比于笨重、危險,僅適用于大型環境“圍起來”的傳統工業機器人,協作型機器人以其小巧、與人合作的協調性正在克服傳統挑戰,顛覆產業。
2016年,協作機器人取得了爆發式的發展,2017年也是協作機器人大熱的一年,協作機器人具有輕巧、廉價的特點,可以結合先進的視覺技術,為工作提供更多感知功能。目前,協作機器人平均價值已經大幅下降到40000美元以下,滿足大規模應用的需求。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紛紛下場,爭奪協作機器人這一“蛋糕”,國外機器人巨頭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產品之外,一些本土創業公司也交出了不錯成績單。
比如在成立之初就定位在“協作機器人”上的大族機器人,依托于大族電機的優勢,全產業鏈的布局,從減速機、伺服驅動以及傳感器、視覺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到直角坐標機器人、AGV、SCARA、DELTA、六軸機器人的本體開發,再到無人機、服務機器人及面向各行各業的系統集成。在2017年推出的新型人機協作機器人具有EtherCAT通信功能、碰撞檢測功能、機器人末端負載參數的自動檢測功能、雙關節模塊化結構設計等特點。
比如國產機器人的“老大哥”新松機器人,在2017年,新松展示的產品中,協作機器人占比最高,于10月份推出的中國首臺7軸協作機器人 ,這款柔性多關節機器人具備快速配置、牽引示教、視覺引導、碰撞檢測等功能,具備高負載及低成本的有力優勢,能滿足用戶對于投資回報周期短及機器人產品安全性、靈活性及人機協作性方面的需求。
“人機協作” 顛覆傳統工業機器人
近年來,全球機器人采用率正在加速上升,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采購國。盡管協作機器人僅占400億美元規模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大概在3%左右,但下一個十年將迅猛增長成為100億美元市場。目前協作機器人有了一定的成功應用的場景,但限于AI技術、成本等因素,還未能大規模應用。未來隨著AI技術的發展,成本下降,相信其潛在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從歷史上看,機器人行業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存在著痛點:一是視覺問題,允許機器人識別和導航物體(包括人)的視覺技術一直在緩慢改進,公司依靠籠子來保護人類,同時也就杜絕了近程操縱的可能。二是靈巧性問題,機器人抓握和機械能力仍然有限。三是低投資回報,昂貴的機器人價格加上低勞動力成本,阻礙了在農業和制造等領域廣泛普及機器人技術的需求。
隨著機器人逐漸被應用于世界各地的工廠,研發視覺系統,使機器人可以識別物體,進行安全導航,被提上日程。隨著協作機器人的發展,工業機器人采用率也會增加。安全性和能力的提高意味著工業機器人將迎來更大的需求,這可能會進一步吸引創業公司設計更先進的計算機視覺系統,從而創造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第一個提出“協作機器人”概念的丹麥的Universal Robots(優傲)認為,有些機械臂平均工作195天就能回本。在整個行業中,協作機器人的平均售價為24000美元,據估計這在2020年將是30億美元的市場。
而由于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國的機器人需求增長了20%以上,昂貴的勞動力也在影響本地化制造的規模,為此,機器人技術正在掀起新一輪的再就業浪潮。故而越來越多的公司轉向協作機器人,它們很容易編程,比傳統的勞動力便宜,而且比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便宜。由于所有這些原因,協作機器人制造商以比以前更低的價格銷售出了更多的設備。
目前,在協作機器人初創公司早期成功的幾個領域包括:倉儲與電子商務主要是運輸、揀選和排序;其次便是農業,比如在美國巨大的勞動力短缺和更嚴格的移民規則中,農業機器人自去年加利福尼亞的作物幾乎無人采割之后就逐漸成熟了起來,另一個Clearpath Robotics是服務機器人領域中規模最大、資金最充足的初創公司之一,并為多個垂直機構開發協作機器人;最后就是與我們比較相關的餐飲消費類,協作機器人初創公司也瞄準了食品服務業,這個行業目前的失業率一直處于6%的最低水平。在一個以高周轉率著稱的行業中,餐館投資機器人不是為了擺脫工人,而是因為他們找不到足夠的雇員,初創公司正在采用定制的人工智能和機械臂來進行自動化烹飪。
協作機器人有一個很好的內核——人機協同,毫無疑問,這項技術將顛覆現有的工廠模式。隨著需求和技術的不斷增長,協作機器人即將迎來一個分水嶺。經濟實惠、即插即用、編程簡單直觀、高精度、高安全性的高柔性協作機器人正逐漸成為制造業、零售業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