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要切實增強抵御和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全面提高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交通,作為關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大事,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強調“交通是現代城市的血脈。血脈暢通,城市才能健康發展。”
在當前氣候變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交通運輸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對交通運輸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如洪水、暴風雪、熱浪和颶風等,可能導致道路、橋梁和隧道的損毀,鐵路線路的中斷以及港口和機場的關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全球交通及生態系統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讓城市交通系統在賦能日常高品質出行的基礎上,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在面對極端惡劣條件時,具備相應的抵抗力、適應力和恢復力,確保城市可以持續安全運行,不僅是關系廣大群眾出行的社會問題,亦是每一個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決治理的難題。
極端天氣下交通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應急解決方案
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高度關注交通所需所盼,邀請氣象、公安交管、公路、鐵路、港口、軌道市政部門分管領導,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媒體代表等業界人士蒞臨博覽會現場,共同舉辦《極端天氣下交通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應急解決方案》研討會及相關展覽展示,探討“非常態交通運輸”及應對策略。
極端天氣對交通運輸的影響絕非單一,而是多維度、全方位的。它不僅影響著公路的通行能力,導致交通擁堵和事故頻發;還波及到港口作業,使得裝卸作業受阻,物流鏈條緊張;同時,客車和軌道交通也難以幸免,航班延誤、列車停運成為常態。這種多維度的影響深刻揭示了交通運輸系統加強極端天氣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的重要性。
2024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將公路信息化、北斗導航及車聯網、智慧燈桿、公路建設與養護、智慧港口與港航、軌道交通、智慧停車與充電樁、道路運輸及供應鏈、綠色出行等交通全領域匯集起來進行展覽展示及論壇交流,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措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提升交通韌性與應急管理水平。
博覽會已得到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河北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廣東辦事處、鄭州市人民政府駐廣州聯絡處、眉山市人民政府駐廣東經濟合作局、澳門工程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等在內的245家主管單位/行業協會/學會/聯盟/組織的共同支持,其核心會員單位達8000余家,紛紛受邀參與現場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