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西安儀表廠原總工田皋林進行專訪,田總給我們分享西安儀表廠的崛起與沒落,對一路一帶機遇下的儀表行業寄予厚望。田皋林是西儀集團原副總工程師,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引進的第一個重要產品技術轉讓合同見證者(1979年西安儀表廠與羅斯蒙特公司簽訂1151電容式壓力/差壓變送器的技術轉讓合同)。
[問] 西安儀表廠為什么選擇羅斯蒙特?
[西儀田總] 西安儀表廠的西安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壓力變送器課題組有近30名研究人員,負責氣動和電動變送器的研發和生產服務。同時瞄準世界先進變送器進行研究,當時對霍尼威爾的擴散硅型、貝克曼電感型、福克斯波羅的振弦型、北辰的電容式和羅斯蒙特電容式都組建了研究小組,最后對各種方案進行分析與比較,1979年電容式小組巳通過了樣式鑒定并進行了小批量生產,產品在興平化肥廠試用成功,受到好評,所以在引進潮流到來時,我們選擇了羅斯蒙特壓力變送器技術,機械電子工業部儀表局選擇了西安儀表廠也得到了亊半功倍的效果。該引進項目被國家經委評為引進產品改造現有企業全優獎,在部里200多個引進項目中名列第一,它使我國壓力變送器產品更新換代,使西儀表廠取得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石油冶金化工電站等部門取得了更大的社會效益。當時1151壓力變送器是全美前100名產品中的第三名,羅斯蒙特工廠為全美最佳十大工廠之一。直到現在羅斯蒙特壓力變送器產品仍為世界第一。
[問] 當時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和引進后的產品有什么差距?
[西儀田總] 當時西安儀表廠剛把基型產品鑒定過要全系列產品供應市場,還需一段時間,當時西儀的恒彈性金屬材料和電子原器件品質還有一定差距,生產工藝和設備,特別是非標準設備都需要完善,需要花很多時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使西儀的產品達到國際先進先進水平,爭得了時間,國家的這一決策是正確的。
[問] 現在國產壓力儀表和進口儀表技術差距在哪?
[西儀田總] 壓力傳感器、變送器在任何國家都屬大力支持的敏感技術,它是先進的電子技術和加工技術的結晶,體現了一個國家整體的技術水平。在我們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同時,國外廠家也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90年代我國11位科學院院士向國家呼吁加強發展我國的儀表事業,就是要使我國的儀表水平盡快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如果我們再不重視儀表事業的發展,它將拖國民經濟個部門包括國防軍工各方面后退。
[問] 一個高品質的壓力變送器應該具備那些條件?
[西儀田總] 壓力變送器屬于現場儀表,它要在高溫、高壓、高濕、振動、高腐蝕的惡劣條件下,全天候的連續工作,并且要精準的檢測工業流程。可靠性穩定性是壓力變送器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
[問] 西安儀表廠由于什么原因沒落?上自儀股票被借殼上市,您如何看到國內的儀表公司?
[西儀田總] 國內外儀表市場很大,一帶一路的發展也會給儀表帶來大的發展,西安儀表廠現在仍然承擔國家重要的軍工生產任務。西安儀表廠應該做好準備特別是領導機制領導班子要攺革,練好內功,抓住機遇,發展自己,重振雄風。
曾經的西安儀表廠
西安儀表廠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勞動路地鐵站口,創立于1954年,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工程之一,是國家第一個大型儀表廠,號稱亞洲第一儀表廠,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親自抓的項目。
1960年4月29日陜西日報報導了由新華社記者安克仁、何愛群所發的新聞報導,標題是:“西安儀表廠正式投入生產”文章開頭是:全國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的熱工儀表廠-西安儀表廠,已于4月28日勝利建成,時任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西安市委第一書記張策同志在開工典禮大會上贊揚職工的建設成就,感謝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全面支援,西安儀表廠的誕生是中德友誼的一朵鮮花。
西安儀表廠的發展傾注了幾代人的心血。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薄一波、李富春、李先念、李沛瑤、李鐵映、倪志福、丁關根、郭沫若都親臨工廠視察,中央部級與陜西省歷屆領導劉瀾濤、霍士廉、程安東、白清才等同志多次來廠視察,關心西儀的發展。來廠參觀的還有意大利總統佩爾蒂尼、歐洲共同體主席雅克、德洛爾等國際友人,就連末代皇帝溥儀也來西儀領略新中國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于1960年3月23日來廠參觀并賦詩一首:東風吹放百花枝,西儀插上大紅旗。三敢三邊三結合,一心一德一盤棋。阿房遺址成場廠,魯圣前規見表儀。(注)春在紅旗生力滿,工人智慧與天齊。(注):“魯圣”指魯班,民間稱為圣人。
德國駐中國大使訪問西安儀表廠
歐共體主席雅克·德洛爾訪問西安儀表廠
李鵬委員長參觀西安儀表廠產品
原人大副委員長來李佩瑤參觀西儀集團
原國務委員李鐵映參觀西儀集團
原陜西省省長白淸才視察西儀集團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參觀西儀集團產品
在當時歌頌三面紅旗的那個年代,西安儀表廠插上大紅旗,對西儀人可是最高的獎賞了。該詩經郭沫若修改后發表在陜西日報和西安日報上,后被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學卷第四卷中。
1979年西安儀表廠與羅斯蒙特公司簽訂1151電容式壓力/差壓變送器的技術轉讓合同,這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引進的第一個重要產品技術轉讓合同。對于變送器行業乃至整個儀器儀表行業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西安儀表廠也為我國石油、化工、冶金、電站等國民經濟重要部門提供了先進的工業自動化技術裝備和服務,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西儀集團技術中心是國家首批四十家技術中心之一,還有一個全國壓力測試中心,一個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和四個中外合資企業。1979年以來從日本橫河,美國羅斯蒙特公司、德萊賽公司等世界著名廠商引進了多項高水平產品的制造技術,西儀集團先后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中國500家最佳效益企業稱號,國家級企業技術進步獎,“五一”勞動獎狀等數十項國家及省部級榮譽稱號和獎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60年開始西安儀表廠在軍代表室軍工辦的協調下,為我國核工業、航空工業、船舶制造工業,提供了配套專用儀表和設備,為我國自己的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和艦艇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了國防科委的多項獎勵,時至今日西儀仍承擔著國家重要的軍工任務,近期軍方還投入數千萬資金用于軍工產品生產線的擴建。
西安儀表廠是我國儀表工業發展歷史的活化石,作為新中國的儀表基地,60年代為支援三線建設,向四川儀表總廠派送了大批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同時也是眾多工廠和大學培訓專業技術人才和教學實踐基地。
西安儀表廠的“飛機大樓”
西安儀表廠工程所用鋼筋水泥材料是與人民大會堂工程一同采購的,工廠是由民主德國馬格德堡設計院設計的,它集中了民主德國奎得林堡、馬格得堡等十幾個儀表廠的精華,裝配大樓主樓為7層(包括地下室一層),形狀酷似飛機,故稱為飛機大樓,工程由省建一公司四工程處承建,時任西安市副市長李庭弼同志親自蹲點督建。建成后美麗壯觀的飛機大樓成為西安市西郊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大樓為整體澆注框架結構,地基深近20米,采用的是滿堂和箱式雙結構,底下還有近一米厚的三七土層,所用鋼筋直徑5公分以上,樓板30多公分厚,大樓支撐立柱間隔6米,每個立柱為0.8米見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平方米負重一噸以上,在高層都可安裝大型機床和設備,屬全國罕見。大樓可耐受8級地震,1976年松潘地震時期,趙耀文廠長組織動員職工到大樓里去躲避,并告訴大家在大樓里放心絕對安全,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飛機大樓外還有與大樓配套的附加建筑群,
以飛機大樓為中軸線對稱分布, 大樓前方是工廠南門樓, 兩邊為帶有地下室的東西辦公樓, 內設有會議大廳和外賓接待室,
大樓兩側雙翼中間是東西變電站, 西側地下室為全廠提供壓縮空氣的大型空壓站, 精密儀表車間均為人字形的木地板,
其他車間均為水磨石地板。整個大樓由中央空調集中控溫, 所用設備全由德國進口。
飛機大樓前翼東西兩側為苗圃花園,各種花卉俱全,為全廠各部門輪流更換花盆。全廠有數十顆法國梧桐樹,西安儀表廠歷年是園林綠化先進單位。大樓的后邊是占地5萬平方米的貝殼型屋頂的機加工廠房,具有天然的采光條件,廠房明亮高大,通風順暢。廠房內裝有近千臺德國產的各種大小機械加工設備。
金工車間兩側馬路西面是工具熱處理車間動力車間,機修車間和儀表表板車間。金工車間東側是沖壓車間,表面車間,和彈性元件車間。金工車間后邊是金屬材料庫,成品庫,輔助材料庫電子元器件大樓,油料庫,化學品庫。其中的校驗設備能夠對進廠材料進行各機械和電氣性能的檢測。庫區通有火車專用線,西安儀表廠成為西北地區軍工、民用兄弟單位特許物質的調撥轉運站。
工廠配備有十幾種國家稀有精密設備間,屬西安市公安局重點保護部位。總之,西安儀表廠建筑群是我市唯一的一座歐洲德國的工業建筑群。
西安儀表廠的發展與變遷
1993年11月西安儀表廠(原名)更名為西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并作為發起人,組建了“西儀股份有限公司”。還組建起以企業為核心,以資產為鈕帶,由27家企事業單位組成的“西儀集團”。
2007年,在陜西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儀集團有限公司與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實行資產重組,西儀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陜鼓的全資子公司。
2016年11月4日,西安市規劃局公布了“西安市優秀近現代建筑第一批保護名錄”,西安儀表廠位列其中,成為西安市首批被保護的近現代建筑之一。
2017年年4月1日西安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一行來到西安儀表廠現場視察時,對各種建筑內部結構外表用專業的科學術語表述,不愧是文物專家法學博士。
對陜西省西安市而言,西安儀表廠曾經是引以自豪的利稅大戶和科技人文光彩亮麗的城市風景線。對今天作為一帶一路重要城市的西安來說,西安儀表廠還具有重要的國際傳承意義。第一,西儀本身是東德援建的,凝聚了中德、中歐(共體)傳統友誼;第二,多年來西儀生產的儀表產品、成套裝備及技術和服務,遠銷和援助了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四十多個國家,見證了一帶一路,源遠流長的歷史事實,它是凝聚人們情感的紐帶,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可以給西安市的文化傳承與未來的發展帶來長久的后續動力。